首页 实验室概况 人才队伍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环境管理支撑 开放交流 科普宣传 运行管理

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是生态环境部在土壤环境安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主要技术支持单位,是最早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应用理论与实用技术研究的部属科研机构。

实验室介绍

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作为环境保护部科技创新的重要学科之一,针对我国土壤环境问题,瞄准国家环境战略需求和国际土壤环境科学发展前沿,以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为核心,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应用理论与实用技术研究,为国家土壤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经生态环境部批准,2008年正式启动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建设,2011年实验室通过验收,2018年重点实验考核优秀。

查看详细
73

固定科研人员

21

客座人员

6

正高级职称

15

副高级职称

38

中级职称

龙涛

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人社部“高层次留学人才”;首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司法部 环保部首批“环境损害鉴定专家”环保产业协会土壤地下水专委会副秘书长,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基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技术指导专家。江苏省产业教授,河海大学、东南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863)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相关成果获部省级环保科技奖4项。

总体介绍

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由固定人员、客座人员和研究生三部分组成。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人员73人,客座人员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职称14人;博士学位38人,硕士学位33人。专业结构包括:土壤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陆地水文、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地理学、环境模拟、环境生物等。

查看详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方法学研究

  调查收集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各类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土壤环境污染防控管理的需求及现行标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土壤环境保护与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在深入...

查看详细

我国污染场地分类管理研究

  开展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现状及分类管理研究。通过调研发达国家关于污染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技术指导文件,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的污染场地划分标准...

查看详细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系统研究分析了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对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包括污染场地(土壤)调查、污染识别的程序和方法,污染物毒性参数的由来及查询方法,暴露情景和暴露...

查看详细

污染土壤生态毒性诊断试验方法研究

  开展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环境行为与生态效应研究。研究了土壤中DDT、呋喃丹、杀虫双等农药对蚯蚓的复合污染毒性,土壤特性、组成、有机质及pH等土壤环境因子对污染物赋存形态和生物毒性及其...

查看详细

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研究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需要,开展了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研究,内容覆盖土壤调查方法、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图件编制、测定方法、分析实验室的资质认证要求等方面。主要成果包括:编写的土壤调查类...

查看详细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研究

  本项目系统开展了以化工类有机污染场地为特征的场地环境调查、风险评估与修复的全过程研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修复治理模式。结合试点场地的复杂性特点,研究建立了污染场地危险废物、生产...

查看详细

化工类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试验平台建设

  依托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了化工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试验平台。试验平台占地500平方米,建成中试规模的污染土壤的热脱附处理系统、生物通风系统、生物堆肥系统、生物降解系统、植物修复系统和人工湿地处理系...

查看详细
  • 实验平台

      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东区现有综合办公面积200平方米,实验室用房面积1000平方米。为满足本学科领域的研究需要,实验室配备了包括分子测试研究、生态毒理研究、土壤及地下水调查研究在内的各类大型分析检测仪器70多台套,包括电感耦合...

    查看详细
  • 野外台站

      重点实验室还建有化工类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试验平台和野外研究基地,主要包括:1.苏州吴江土壞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基地,2.无锡江阴污染地块土壤与地下水风险管控和修复研究基地,3.盐城大丰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监测研究基地,4...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