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与文化 > 铁军风采
替环境解毒 为健康护航
—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石利利
发布时间:2025-11-03
字号:

石利利研究员,1990年进入南京所工作,在环境保护科研战线上奋战了三十五年,“环保”二字早已深深地印刻在她的骨子里。刚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她表示:“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始终把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否能造福子孙后代作为我们的研究方向。”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潜心农药环境研究

1994年,石利利有幸加入了由我国著名环境毒理学家、环境化学家蔡道基院士领衔的南京所农药环境评价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正式开启了她的科研生涯。在蔡院士的团队中,她传承了严谨的学术素养、勤奋的工作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为了获得一线的实验数据,石利利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经常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2005年8月,为精准监测农药使用后在稻田环境中的降解规律,科学评估对“鱼、虾、蟹”的危害风险,她和团队成员克服种种困难,冒着高温酷暑,开展氟虫腈、毒死蜱、阿维菌素三种农药在稻田使用后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模拟试验。按照农作物施药规律,一般在下午5点开始施药;根据实验方案要求,要采集农药施用后2小时、6小时、10小时及以后的样品,同时要观测生物受害症状,他们常常需要连夜奋战,及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前处理,制成初级试样后带回实验室分析,避免样品保存与处理不当而导致结果不准确。经过多年的田间试验,氟虫腈使用后对水生生物的危害影响成果为我国禁用氟虫腈农药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田间试验现场采样与水样前处理图片

她组织开展150多个农药的环境行为特性测试,噁唑酰草胺、代森锰锌等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安全性研究;参与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地下水涕灭威污染调查、克百威与氟虫腈生态风险监测评估研究;组织开发农药挥发性、光解性测试装置,推动农药环境试验的标准化,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应用成果。她执笔起草了农药环境行为7项试验方法标准,为我所农药环境学科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有力支撑了国家农药环境管理工作。

深耕化学物质生态毒理研究

2003年,石利利在农药环境研究基础上,带领团队创建了化学品生态影响学科。经过多年的努力,她带领团队建立了多级别化学物质环境危害测试与鉴别技术体系,系统研究了近千个化学物质的降解性、生物毒性及蓄积性等环境危害特性。其中,发明的生态综合毒性测试技术,测试结果较单物种测试提高了50-100倍;构建了涵盖5万多种化学物质、近14万条属性信息的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基础数据库;开发了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及毒性(PBT/vPvB)物质智能筛选评估软件并上线应用,支撑“新污染物识别筛选”与国家化学物质环境管理。

单一物种毒性测试

水生态综合毒性测试

 

致力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评估与管控

2011年,围绕国家环境管理新要求,石利利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积极探索,创建了化学物质环境暴露评估技术体系,研发了暴露评估系列技术工具。他们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化学物质环境排放场景构建理论方法,发展了环境暴露模拟与定量估算理论方法,开发了基于我国实际环境参数的化学品暴露评估模型,包括源排放估算模型、污水处理厂暴露模型(C-STP、IPSTP)、局部暴露评估及区域多介质6相6逸度模型等,其中IPSTP、6相6逸度模型为国内外首创;开发了化学物质暴露评估软件(CET),成为生态环境部推荐技术工具,上线2年多来,已用于820多个潜在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估。

与此同时,她带领团队开发了“体脂样本中284种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技术”“血液与尿液中毒死蜱及代谢产物的高灵敏检测方法”,制定了“化学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环境与健康监测技术规范”等,系统开展了我国典型区域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监测,揭示了六六六(HCH)、滴滴涕(DDT)、二噁英、全氟/多氟类(PFASs)、双酚类、毒死蜱等新污染物的人群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支撑“新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

典型新污染物人群暴露健康风险监测
为破解当前新污染物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石利利从国家管理顶层设计出发,立足科技创新与管理应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参与编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国办发〔2022〕15号),主持制定《化学物质环境与健康暴露评估技术导则》,参与编制《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与管控条例》《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第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优先评估计划》等重要政策和技术文件,助推新污染物风险管控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石利利长期深耕在环境保护科研一线,紧紧围绕国家管理及应用需求,主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计划课题、科技部院所开发专项等国家级项目/课题10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0多项,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主要执笔人,起草完成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6项,其中“关于有害化学物质监测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结果的报告”得到国务院领导批示(2012年)。她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9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10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注册权1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7份。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证书
石利利研究员三十五年如一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南京所“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所训。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不仅是她个人的荣誉,更是南京所全体科研工作者的荣誉,她坚信:“在生态环境部的领导下,依托各学科领域环境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必将得到全面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