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正不怕影子斜
张首进
近日,我观看了中纪委推出了题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系列专题片,从中纪委内部的贪污腐败问题入手,以魏健、袁卫华等典型案例和惨痛的教训,展示了十八大以来一些纪检干部贪污腐败的情况,也显示了我党“从严治党”的决心,以及为此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同中外媒体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一句老话,它所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承诺。
纪录片中,身为中纪委第六监察室原副处级纪检干部的袁卫华,他的案例是以案谋私,通过故意给某些有问题的副部级高官泄露案情来谋取私利。他主动给某些官员泄露举报内容,官员为了感恩将一些大的工程给了他父亲工程队承揽,他的父亲慢慢地也成为当地有名的施工老板,施工项目达10个亿。官员为求自保投其所好换取秘密,让他一步步走向深渊。袁卫华是一名高材生,他的求学之路一直很顺,一直是第一,第一,······一直到北大。他对自己仕途有个快速规划,认为能够迅速到处级岗位,这个目标之下,如果顺便让生活更好,那么就实现了他的理想了,这就是他的人生观。
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痛的。作为一名党务干部,怎样把才能做到自身硬,我认为必须要强化三点意识:
一是不断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如果没有始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而是一心为私,那么最终必然会走向毁灭。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书记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正是他一身正气、大义凛然。李达康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利用公职之便贪污腐败后,面对亲情和正义时毅然选择了后者;面对金钱的诱惑时,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果断拒绝。
只有一心为公,事业才能长久;只有一心为民,人生才有追求。实际上,身为领导干部就是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被各种诱惑所左右、迷惑和腐蚀。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手中权力有多大、官位有多高,都要“不忘初心”,始终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政理念,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和“温水煮青蛙”的陷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永葆共产党人的一颗赤子之心。
二是不断强化学习意识。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新的目标和新的追求。首先是学习先进人物,以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标杆,学习他们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政治信仰,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是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工作准则(试行)》等党纪党规,不断提高自我的修养,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提升党性修养;再次是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拓宽自己知识面和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三是不断强化自我约束的自律意识。从制度对自己的“他律”到自我要求不断提高的“自律”,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党员干部做到自律,既是个人修为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党性原则的有效检验。东汉“四知”先生杨震用“暮夜却金”诠释了为官自律的道理。党员干部要严以律己、高度自律,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法律法规,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做到了自律,自然是身正。
十八大以来,党和中央全面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端正作风,也正是干部“正身”首要的一步。 因为自己行得正,坐得端,身正不怕影子斜。
党员干部只有行为端正,严于律己,才能“正”得住行为不端的人;也只有真正清廉的干部,才会受到百姓的爱戴,才能在社会中长久地立足。
身正不怕影子斜,这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该为自己刻下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