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与文化 > 学习园地 > 学习园地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体会(王智)
发布时间:2021-04-14
来源: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字号:
 

20213月,本人参加南京所组织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用三天时间,认真学习黄润秋部长、张波总工程师等专题报告,同时在全国环保网络学院上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网上专题班,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我国十三五规划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领会到十四五规划目标乃至到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气、水、生态、土壤、气候等各个领域的显著成效、面临形势和发展目标,深受鼓舞,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主要体会有以下方面。

一是充分认识十三五时期我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舵定向,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均圆满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了绿色底色和成色。

二是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建议》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新任务,并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具体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充分展示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坚定意志和战略定力,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巩固拓展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接续奋斗、持续攻坚,努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污染防治攻坚战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深、改善水平不够高、工作成效不够稳、涉及领域不够宽、治理范围不够广等问题。我们要坚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对标对表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以及我国2030年前力争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目标、2060年前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找准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位,科学谋划十四五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是要坚定不移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谋划指导实践工作的总方针、总依据、总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结合本人从事的工作,需要进一步从以下方面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保护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协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保护地重要批示件跟踪研究工作,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制定贯彻落实方案,第一时间组织现场核查。配合编制《生态司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件工作方案(2021年)》。建立并持续更新重要批示件问题整改台账。通过跟踪检查以及遥感监测、明察暗访、专项检查等开展回头看,开展专题调研并起草调研报告,督促问题彻底整改。

二是做好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技术支撑。根据生态环境部工作安排,牵头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技术支持,研究《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台账管理规定》《关于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问题整改销号的指导意见》,更新完善全国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台账,编制绿盾实施方案、巡查方案,各类进展报告、总结,配合生态司、督察办开展典型问题调查,为约谈、通报提供问题线索和调研报告。

三是着力构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立法、生态环境监管标准和制度研究制定。研究《关于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问题整改销号的指导意见》《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自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等监管制度、标准;开展《自然保护地法》《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立法研究,对相关部门立法材料、规划和政策制度提出意见。推进自然保护地监管领域的现代感知手段和大数据运用,建立健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监管数据库,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四是加强自然保护地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坚决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深入研究自然保护地在碳中和碳固定方面的重要价值,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施策、靶向治疗,设计并实施相应项目,提出科学的政策建议,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推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配合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地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