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流域中心高月香副研究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密围绕国家生态环保的重大科技需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注重产学研用实践,在治水道路上攻坚克难,勇做流域碧水卫士、河湖健康医生,科研助力碧水保卫战。
图为高月香在实验室开展监测分析
奋进创新,技术攻坚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国家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水专项3个“五年计划”的参与者和实践者,高月香积极投身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湖荡生态修复,15年来她长期驻扎在常州武进、无锡宜兴等地,以创新为本攻坚技术瓶颈,以高科技助力河湖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她将曝气、植物净化吸收、微生物降解、功能材料固定等作用有机结合,构建重污染河道污染治理成套技术体系,实现了河道污染物的拦截降解和水质强化净化,在常州、南京等多条河道治理中得到了实践应用;她提出以鲴鱼为核心的生物操纵技术,明确了技术适用范围、技术参数、工程应用方式,成功应用于太湖流域滆湖、淮河流域焦岗湖等生态环境治理中。技术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授权专利25项,形成省级标准3项、团体标准2项。
图为高月香在“长江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推荐会上介绍获奖成果
研以致用,砥砺前行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高月香连续两次参与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她承担全国农业源污染物入水体负荷测算项目,这是一项带有科研性质的工作任务。因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类似的大规模研究,所以没有成熟的可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的技术体系供借鉴。她组织召开十余次专题讨论会,反复听取普查办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兄弟单位技术人员不断交流技术路线和方法,最终探索出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农业源污染物入水体系数测算技术体系。她先后深入到江苏、山东、安徽、浙江、北京、宁夏、陕西、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等二十多个典型流域进行现场检查,督促和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全国地形地貌、降雨径流、农业生产方式等差异下的农业源污染物入水体负荷参数库。技术成果有力支撑了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撰写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方面的多项政策建议被中办、江苏省政协采纳,获“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现突出个人”。
图右一为高月香在组织召开“全国农业源污染物入水体负荷测算项目”技术讨论会
不忘初心,脚踏实地
近四年来,高月香先后6次积极主动参加大气、黑臭水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排污口排查等部系统监督帮扶工作。爬烟囱、揭井盖、闻异味、寻污水、找问题、想对策,她用实干践行监督初心,不忘帮扶使命。2019年12月在河南开封、安阳等地参加黑臭水体监督帮扶,她用手揭开每一个井盖,用脚蹚过每一段河道,让黑臭水体无处“藏身” ;2020年7月在山西运城参加大气监督帮扶,她自定了一个简单的原则“越是不让去,越是难走的地方就越得去”,因为在这种不让去的地方出现环境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她顶着烈日爬高梯,趴着身子钻管道,把问题查实查细,帮企业查病查源;2021年1月在山东聊城参加大气监督帮扶,在零下23度的极端寒潮天气下,她顶风冒雪连轴转,帮助企业找问题、想对策,被中国环境以“冻感动!寒潮里的生态环保铁军”专题报道。
图为高月香在山西省运城市开展“大气”监督帮扶工作
在生态环保铁军队伍里,她巾帼不让须眉,与男同胞们一同奋战在生态环保“战场”上。她用实际行动践行“河湖健康医生”的初心使命,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