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才队伍 > 科学家风采
固废中心张后虎:植根“变废为宝”科研第一线,绘梦“天下无废”绿色新家园
发布时间:2025-01-23
来源: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字号:

张后虎,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南京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二党支部书记。自2008年加入南京所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与评估相关工作,现为国际汞废物阈值小组技术专家、国家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技术专家、国家司法鉴定污染物性质鉴定专业组专家,先后担任国家危险废物鉴别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司法鉴定协会环境损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不懈探索者

张后虎戏称自己为“垃圾堆里的寻宝人”。他所说的“垃圾堆”是指固体废物,而“寻宝”就是探索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今年是他从事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科研工作的第17个年头,如果从踏入大学校门算起,他在这个领域耕耘30年。年少时的他,立志把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的锦绣山河,毅然选择了当时颇为冷门的专业——环境工程,并选定固体废物利用处理作为研究方向。在大学里,他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与应用型课题实践和创新活动,不断自我打磨和提升。通过多年的系统学习和锻炼,为他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2008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同济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被评为“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

参加工作后,南京所为他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他延续了大学时期的研究方向,与团队不懈探索,不断取得理论新进展和技术新突破。

他牵头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对填埋场不同技术应用场景下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定量评估,提出生物覆盖氧化层和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及管理方案,系统填补该领域研究空白,对我国固废行业的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他关注磷石膏、钛石膏、铁尾矿等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规模化利用,研发高值化石膏制品和低碳陶粒成套技术,已在江苏镇江、淮安、无锡等地应用。同时,带领团队聚焦电动汽车新能源行业新兴固废再生利用,编制系列地方标准,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此外,他积极探索粉煤灰、煤矸石等煤基固废生态修复协同治理方案,为黄河流域生态恢复贡献智慧

张后虎在中国工业园区危废循环利用大会上作报告

近年来,他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等科研项目40余项,主持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00余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余项,获省部级奖项10余项,其中多项排名第一。

环境损害专业化鉴定的积极践行者

2018年5月,张后虎领衔的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司法鉴定所正式挂牌。作为全国首批大型综合性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他和团队全国20个(市、区)提供环境司法、监管执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等技术支撑200余项有力支持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科学、规范、有效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他多次协助生态环境部、公安部和司法部等部门参与环境损害相关案件的查处、鉴定和溯源工作,每次都冲锋在前、争做表率。他经常在高温酷暑中坚守岗位,有时甚至在恶劣的环境中连续工作数小时。专业的技能、敬业的精神、出色的成绩得到相关部门充分肯定,他和团队获来函表扬、感谢100余次。

张后虎在开展现场调研

目前,他所经办的20余项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十大优秀挂牌督办案件”,以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等,为国家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生态环境法治化进程的奋力推动者

作为国内知名专家,张后虎时常受邀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部委地方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授课已累计逾百场,学员达数千人次,内容涵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固废污染防治法律标准、环境司法执法。深厚的专业功底、丰富的科研实践,的课程得到广泛好评学员曾用视角独到、内容丰富、案例生动、讲解精彩概括他的课程特色,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张教授”

他积极参与生态环境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建设,编制“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案件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指南”,并编著国内首部全学科、全类别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实务书籍——《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理论与实务》,为国内涉生态环境损害相关案件的依法依规处置提供指导。

他和团队积极探索企业环境合规制度,引导企业优化管理程序。相关成果《涉案企业生态环境领域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对增强企业合规意识、有效防范相关法律风险、助力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相关工作获生态环境部领导充分肯定。

参与司法实践的多年经验让他充分认识到,提升公民意识是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重要环节。他积极参与全民普法工作,通过开设环境法律咨询服务窗口司法鉴定咨询台、组织公益讲座和参与社区活动等,为社会公众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把固体废物处置好,把生态环境治理好,虽然道路曲折,但我甘之如饴”。回想起20多年前的选择,他从没后悔过,反而觉得很庆幸,“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幸福的事”。

谈及未来工作思路时,他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国家为广大生态环境领域科研工作者提出新命题新要求,自己将和团队一如既往坚守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科技前沿,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环保铁军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