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要览 > 科研动态
南京所创新性建设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建设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发布时间:2024-03-29
来源: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字号:

 

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是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客观评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破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难题,南京所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率先提出通过智慧化监测代替人工监测,以浙江省丽水市为试点区域,探索建立了全国首个覆盖全市域的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实现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物种智能识别、报告一键生成等功能,填补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空缺,显著提升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保障能力,有力支撑美丽中国建设。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

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eDNA等前沿技术,实现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回传,物种AI识别、评估指数自动生成、监测报告一键输出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体系。实现了对区域内植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昆虫、水生生物等类群的常态化、持续性监测。

 

【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的创新实践】

一、制定和发布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技术标准

在丽水市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南京所联合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明确建设要求和监测方法,规范各地区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的智慧监测;颁布了丽水市地方标准《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数技术规定》(DB3311/T 2722024),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标准体系。

 

二、建立物种自动识别和数字监管系统

南京所联合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基于图像、声音和DNA的物种AI识别系统,实现了对华东地区常见30余种大中型哺乳动物、150余种常见鸟类、70余种两栖爬行动物、100余种鱼类的智能识别,识别准确率达85%以上。建设了生物多样性数字监管系统,集成监测数据联网共享、评估结果自动生成等功能,提高了监测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能力。

三、构建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网络

南京所联合丽水市生态环境局构建了覆盖丽水市全域的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网络,集合实时传输红外相机、鸟类鸣声记录仪、两爬雷达相机、蝴蝶智能监测仪等新型、智能、自动化的监测设备,实现了对植物、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昆虫和水生生物等类群的智慧监测。共布设20个智慧监测样区、600余个监测点位,2023年收集监测数据约15.7TB。通过2023年的试点监测,评估得出丽水市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数为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