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尔沁生态综合观测与生态资产增值试验基地
字号:

内蒙古赛罕乌拉生态交错区既是林草交错区,也是农牧交错区,还是东亚暖温带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的过度地带,是中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植被景观的缩影,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是东北、华北、蒙新三区动物区系的交汇点,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重要成员。同时,内蒙古赛罕乌拉生态交错区位于科尔沁沙地西缘,是京津风沙源区,既有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深远影响,也有农业、牧业等人类活动,还有退耕还林还草等保护修复措施,森林、草地、农田、沙地、盐碱地等20余种地类和植被类型在该区域镶嵌共存(王燕等,2020),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表现出极端敏感的特征,成为外界干扰信号的放大器,是研究植被生态过程响应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天然实验室。

该区域位于西辽河平原,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由于气候变化及过垦过牧,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是京津冀风沙的主要源头之一,常年沙地面积3.51万平方公里,并随着水热季节动态及气候波动面积扩张到6.63万平方公里。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特别是2000年以来治理规模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从2010年的1890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197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22%增加到2017年的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09年的42.7%恢复到2018年的50.7%,结合禁牧、休牧等措施,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呈改善态势(王燕等,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