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研部门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 部门设置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字号:

生物安全研究室

主要开展生物技术安全评价与管理研究,包括转基因生物安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以及环境DNA技术开发应用等。依托国家环境保护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开展转基因植物自然生态风险监测与控制技术、基因漂移、转基因植物生态毒理效应、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转基因野-栽大豆适合度评估等研究;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检测、监测、风险评估与消减技术研究;环境DNA技术在物种调查监测的应用研究等。全面支撑《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履约工作,围绕生物安全议题的国际磋商进程及国内履约技术支撑开展相关研究,主持编制历次《中国履行〈生物安全议定书〉国家报告》,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物安全议题谈判工作。现有成员12人,其中高职称6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

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室

主要职责是制定生物多样性监测顶层设计、规划及实施方案,制定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系列技术标准、指南与规范,建立了首个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hina Biop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 “China BON”),组织实施以指示物种类群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参与构建国家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出版《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等专著多部,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监测及其应用示范;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研究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室

主要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研究;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规划创新研究;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环境影响评估和防控策略研究;开展鸟类、两栖爬行类、大型真菌、植物等生物类群的调查、评估,编制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参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相关研究工作;依托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站、武夷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开展生物多样性定位观测。现有成员11人,其中首席科学家1人,高级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1人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

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履约研究室

主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研究,为生态环境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决策支持。组织编制了《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实施方案(2019-2023)》《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红色名录”等重要文件。牵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更新修订工作,编制历次《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报告》;跟踪公约谈判,开展焦点、热点问题研究,作为核心技术支持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谈判工作。承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国家联络点工作,组织开展相关研究。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生物多样性调查、规划项目。现有成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

生物多样性评估预警研究室

生物多样性评估预警研究室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评估预警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技术标准、指南与规范研究;生物多样性评估模型和情景模拟技术研究;生物多样性大数据集成分析技术与监管平台建设;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与保护政策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生物多样性损害鉴定评估、生物廊道设计与栖息地评估的技术体系与应用示范研究。承担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地方咨询项目等。研究室现有成员1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1人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

生物物种与遗传资源保护监管研究室

主要开展生物物种资源(含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下称传统知识)保护、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的理论、技术和策略研究,重点物种及其关键分布区、红色名录和重要区域名录研究,《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名古屋议定书》谈判和履约支撑技术研究。牵头编制《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管理国家工作方案(2014-2020年)》《关于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中生物遗传资源利用与惠益分享管理的通知》《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分类、调查与编目技术规定》《中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临时国家报告》等重要国家政策和报告,主持研究起草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法规制度。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谈判工作。现有成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